「我們的房子耐震程度很好,是採用SRC建築結構喔!」
「因為我們用的是SRC,所以成本較高,賣得也會比較貴一些啦!」
究竟什麼是SRC?RC、SC又代表什麼呢?
由於建築結構也是看屋的重要一環,所以狸樂聚自地自建特別幫大家整理了RC、SC、SRC這三種建築結構的特色說明如下,提供你參考囉!
RC鋼筋混凝土(Reinforced Concrete,簡稱RC)
RC是鋼筋混凝土(Reinforced Concrete)的縮寫,它是由鋼筋樑柱為主軸,外圍包覆了混凝土,通常適用10樓以下的中、低樓層。因為鋼筋和混凝土都是較硬的剛性材質,所以地震時搖晃程度較低。
此外,它的防火、隔音比較好,而且造價較低,CP值較高,所以目前算是台灣最常見、施工技術最純熟的工法。
但是它的缺點是造型變化比較小(無法蓋出特殊造型),而且因為屬於比較硬的材質,地震來時延展度可能不夠,所以不適用太高的樓層。
RC的特點如下:
- 結構主體:鋼筋樑柱,外圍包覆混凝土
- 常見樓層:通常適用10樓以下中、低樓層
- 抗震方式:透過鋼筋和混凝土來消化地震能量
- 優點:
(1)鋼筋和混凝土都是較硬的剛性材質,搖晃程度較低
(2)防火、隔音較佳
(3)造價較低,CP值較高,目前是台灣最常見、施工技術最純熟的工法 - 缺點:
(1)造型變化小 - (2)因為屬於較硬的材質,地震來時延展度不夠,較無法適用太高的樓層
SC鋼骨結構 / SS鋼骨構造(Steel Constructure,簡稱SC)
SC是鋼骨結構(Steel Constructure)的縮寫,也有人稱它是SS鋼骨構造(Steel Structure)。它是以鋼骨梁柱為主軸,外圍再包覆混凝土,通常適用於30樓以上的高樓層與超高樓層。
因為鋼骨具有韌性,可以吸收地震能量後再釋放,也因此適用於超高樓層,而且它的外型可以做出比較多的變化。
但是因為搖晃程度較大,地震感受度可能也比較大,而且建材成本比較高。
SC的特點如下:
- 結構主體:鋼骨梁柱,外圍包覆混凝土
- 常見樓層:通常適用於30樓以上的高樓層與超高樓層
- 抗震方式:透過鋼骨材質的韌性,吸收地震能量後再釋放
- 優點:
(1)鋼骨具有韌性,適用於超高樓層
(2)外型可較多變化 - 缺點:
(1)因為搖晃程度較大,地震感受度也較大
(2)建材成本較高
SRC鋼骨鋼筋混凝土(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,簡稱SRC)
SRC是鋼骨鋼筋混凝土(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)的縮寫,不管是從中文或英文都能猜得出它是RC+SC的混合體。它是以鋼骨梁柱為主軸,外圍包覆鋼筋與混凝土,通常適合15~25樓的中、高樓層。
它結合了RC與SC的優點,所以防火、隔音較佳,搖晃程度比SC低,外型又比RC多變化。
但是它的施工複雜度最複雜,而且建材成本也算比較高。
SRC建築的特點如下
- 結構主體:鋼骨梁柱,外圍包覆鋼筋與混凝土
- 常見樓層:通常適合15~25樓的中、高樓層
- 抗震方式:透過鋼骨、鋼筋和混凝土來消化地震能量
- 優點:結合RC與SC的優點,包括…
(1)防火、隔音較佳
(2)搖晃程度比SC低
(3)外型比RC多變化 - 缺點:
(1)施工複雜度最複雜
(2)建材成本較高
SRC與RC結構之比較
- 與剛硬的RC結構相比,當SRC遇到強大外力時,由於有鋼骨的韌性來抵消震波,故結構體很難被破壞。
- SRC建築較不會在大地震時因為建物水平位移而有危樓的疑慮。
- 鋼骨結合鋼筋混凝土的樑柱,也比純粹的鋼筋混凝土樑柱擁有更高的強度,較輕的建物重量;因此可大幅減輕遇震受損的程度。
- 鋼骨結構需要精密的計算與準確接合,再加上SRC又要在鋼骨的外層包覆鋼筋混凝土。
- SRC無論是在結構設計、建材成本、營造複雜度,都比RC或SS來得高。
RC/SRC/SC結構體比一比
項目 | RC鋼筋混凝土 | SRC鋼骨鋼筋混凝土 | SS/SC鋼骨結構 |
造價 | 較便宜 | 貴 | 貴 |
工期 | 工期長 | 工期最常 | 工期短 |
適合建築高度 | 中低樓層建築 | 高樓層建築 | 高樓層建築 |
對空間影響 | 結構柱大,最占空間 | 結構柱中等 | 結構柱小,最不占空間 |
防火性 | 高 | 高 | 差 |
防水性 | 高 | 高 | 差 |
材料韌性 | 差 | 比RC好 | 高 |
隔音效果 | 優 | 優 | 低 |
可能發生的問題 | 鋼筋與綁筋偷工減料 混凝土磅數降級 | 地震會出現裂紋 要兼顧RC跟SC兩種 材料與技術 施工較複雜 品管要更嚴格 | 地震看不出牆壁裂縫 若已傷害結構 無法預先防範 |

(圖片資料來源: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)
抗震迷思
「既然每一種結構都不一樣,那哪一個抗震能力比較高呢?」其實,RC/SC/SRC本身都有一定的耐震力,而建築物是否安全,重點仍在於「優良的結構規劃設計」與「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」!
怎麼說呢?
自從台灣經歷了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之後,內政部於2003年頒佈了新的「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」,所以除了北/北/基/桃、離島以及部分高雄、屏東地區的耐震係數為0.23g (等同可承受5級地震)之外,台灣大部分地區的耐震係數皆為0.33g (等同可承受6級的地震)!